中药不是ldquo治rdquo病

中药的原理应该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一药之偏对付一证之偏。

比如上火便秘,短期用点大黄,就解决了;虚劳过度吃点人参能补元气壮阳,但是这两种药反着用就是毒药了。

所以在中药上无所谓贵贱,用的上就是好东西。

中医非常在乎风寒暑实燥火的影响,中药的用药选择是调理身体偏差,使身体处于中正状态,并且根据病邪的发展调整用药。

因为最终击败病邪的还是人的元气也就是免疫力,抗性。

有人说用中药这样不行,那样不及时,其实是犯了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错误。

中药如果使用得当,会少很多小病,要知道小病是大病的开始。

要根据四季预防——春天阳气始发,北方之地容易燥温,中夏也是容易燥火,可以适度用点清热解毒的清瘟败毒散,有时肺火可能侵袭体表得疮疹一类外发病,这个时期易得爆发性火性的病。

但是影响也不是很大,影响大的应该是暑夏与初秋的湿气重,无论是湿热还是湿寒只要湿气参与的都比较绵缠。

所以在暑湿季节可以用藿香正气散,寒湿时适度加黄芪或多糖,能把自然气候变化化解一些,正是未雨绸缪从而不发病。

如果平时“不烧香”到了有疾还指望一剂痊愈,那肯定是仙丹啊。

其实在中医范畴没有所谓的病,也就是病名,而只谈为症状。很多所谓的病其实就是五脏六腑感受六淫邪气自障内伤与外感阻滞的现象而已。单纯照着一个方面治不谈整体怎能让整体康泰?

像猪得病,如果湿热就容易拉热利,比如酸臭味,红利等,排便粘臭。如果受寒则拉喷射冷利。所以中药最适合预防使用,真到了病来最好是中西结合。

但是,如果平时用中药把环境气候的影响改善了,其实病也就少很多了,尤其在湿热,寒湿时期影响最大。

相关链接:

战疫时期:兽药行业迎来“大考”!

非瘟疫苗希望落空,中药真能成为猪场的救命稻草吗?

中药防治非瘟的几点体会

中药止咳,对症有奇效

联系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pengpeidong.com/zysl/47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