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不少人都要求ldquo
昨天正式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俗话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天气即将转凉,预防秋燥、滋阴益气等养生工作也该排上日程了。
9月8日,医院第四届膏方节正式开幕。各种滋补膏方、保健技法、养生产品,把五脏六腑、从头到脚,安排得明明白白。
“老粉”目标明确
“新粉”啥都想要
医院的膏方节活动已经举办了三届。现场有不少市民一看就是资深“老粉”。市民唐女士直接走到膏方展示区,拿起了一瓶五合养生膏,还能把这膏的来由娓娓道来——配方已经有多年的历史,是从曾经的壮医典籍里挖掘、传承的,主要功效是补虚。唐女士说,她吃这款膏方已经有2年了,自我感觉不错,主要表现是精力比从前好。
▲现场展示的多种制作精良的膏方产品。
另一些初体验市民则像进了大观园,眼睛都不够用了。颜如玉膏能美容养颜,生发美髯膏专治“秃如其来”,胶桂暖宫膏注重解决妇科问题……在现场熬制膏方的区域前,很多市民尝尝这种,品品那种,感觉每样都想要。
▲现场展示的多种制作精良的膏方产品。
广西传统民族医药宝库里,还有一大批神奇、经典的技法。在壮医神龙灸的体验区域,医生往一位市民的背部披上毛巾,铺设药粉,随后点燃“火龙”。这种独特的疗法把经络、腧穴、药物、艾灸等四个元素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各项优势,起到温肾壮阳、通痹止痛等作用。
▲现场展示了壮医神龙灸等传统疗法。
去年大火的“滚蛋”疗法,今年人气更旺了。小伙子胳膊酸痛,可以“滚一滚”,阿姨想要面部光洁,也可“滚几下”,老人肩颈不适,同样能用“滚蛋”来缓解……
▲壮医“滚蛋”疗法吸引众多市民前来体验。
据介绍,古代壮族地区流传“滚蛋”的仪式,以达到驱邪疗病的目的,后来逐渐演变为“壮医滚蛋疗法”,是将熟蛋去壳后与多种壮药煮制成药蛋,徒手或用纱布包紧后在患处滚动,不同的病症会使药蛋产生不同的变化反应。
膏方是良药,更是文化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中国文化一直讲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冬进补的传统习俗始终存在。生活好了,大家已经不满足于普通食补,膏方正好迎合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更高需求。
▲现场熬制膏方供市民品尝。
不同于普通的保健品,膏方是良药,更是文化,饱含了中医专家的智慧,凝结了制剂师傅的心血。开出一剂膏方,其中有望闻问切等医患互动的人文关怀情节,最终体现“治未病”的大医理念。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中医古籍《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也是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
▲药膳五指毛桃当归蛋中的五指毛桃是一味经典壮药。
医院目前已研发出五合养生膏、颜如玉膏、生发美鬓膏等8种膏方,精选几十种道地中壮药材,辨证组方配伍,切合广西人的体质,沿袭古法工艺精心熬制,能起到补虚扶弱、纠正亚健康状态、防病治病等功效。
增强文化自信
用好传统精华
吃、试、赏、乐一条龙的精彩体验,让现场市民感受我国的民族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医院副院长黄国东表示,医院坚持举办膏方节活动的初衷。
▲市民被博大精深的民族医药文化所吸引。
一方面,坚定医务人员的中医药文化自信,更加自觉地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优秀的中医药资源。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公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普及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与方法,传播中医药文化理念,提高规范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的可及性,提升中医药文化影响力,让中医药深入人心,更加坚定公众的中医药文化自信,更自觉、科学地应用中医药。
▲精心制作的固元膏供市民品尝。
膏方的最大特点是“一人一方”,具有药物浓度高、体积小、药效稳定、服用方便、口感好、便于携带和长时间服用等优点。秋冬为“收藏”的季节,膏方容易被机体吸收储藏,符合《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防病要旨。
来源丨南国早报张若凡
值班编辑丨黄春荔
值班校对丨麦雪莉
值班主编丨谭双梅
值班编委丨王冲
更多精彩资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pengpeidong.com/bsff/7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