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补肾壮阳不知道这个吃多少补品都没用
大家都知道肾虚要补肾补阳,但却没有想过,补了之后,因为身体本就很虚弱,藏不住精气,留不住阳元,导致进补药效流失严重,效果很不理想。很多人都不懂这个情况。所以,这次为大家介绍一种藏精固元的收涩药——山茱萸。首先解释下,何为收涩药?“散而收之,涩能固脱”涩药,就是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用的药物,大多有酸涩之味,分别具有敛汗、止泻、固精、缩尿、止咳等作用。用于治疗久病体虚、元气不固所致的自汗、盗汗、泻痢、脱肛等各种滑脱不禁的证候。《本草纲目》记载,“脱则散而不收,故用酸涩之药以敛其耗散”,是为收涩药也。不过,收敛固涩属于治病之标,为一时“敛其耗散”,防其因滑脱导致元气日衰,或变生他症。而元气流失的根本原因也正是气体虚弱,涩药若与补益药配合应用,有标本兼顾的功效。山茱萸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陕西、山西等地。10-11月,果实颜色变红时采摘,用文火烘培或置沸水中略烫,及时挤除果壳核,晒干或烘干。可生用。山茱萸功效味甘、酸、性温。归肝、肾经。既具收敛之性,以秘藏精气固摄下元,又能补益肝肾,以滋养精血而助元阳之不足。治肝肾不足,精气失藏之症,如腰膝酸冷、耳鸣耳聋、阳痿遗精、小便不禁、崩漏带下等症。此外,对元气欲脱、大汗淋漓也有很好的效果。山茱萸与益肾药配合应用,治肾虚遗泄。山茱萸与补肺益肾纳气药配合应用,治肺肾虚损,久嗽久喘。山茱萸与补脾益肾助阳药同用,治脾肾虚弱导致的久泻久痢及带下日久不愈。不过,泻痢、咳嗽初期的时候,不宜早用,以免山茱萸的固元功能把邪气留在体内。下期为大家介绍山茱萸和其他药的具体搭配使用方法,并介绍山茱萸另一个鲜为人知的功效,人人都需要的,哈哈!
上一篇文章: 我来说说分心木的作用和禁忌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pengpeidong.com/lszy/8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