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濒危到极危中国ldquo吃货r
12月5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而随着捕猎者捕捉的只数越来越少,也就意味着黄胸鹀整体数量在锐减。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编制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是一项将物种受威胁程度依次分为6个等级的名录,分别为:无危、近危、易危、濒危、极危、野外灭绝。
年——年,共13年间,黄胸鹀的评级经历了“五级跳”。
年,黄胸鹀由“无危”改为“近危”。
年“濒危”。
年“易危”。
年12月5日变为“极危”。
“极危”,距离下一级“野外灭绝”只剩一步之遥。
与之相比,大熊猫如今的数量已经恢复到“易危”的级别。可以说,再事无忌惮的抓捕,以后可能就看不到了...
资料图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称,此次黄胸鹀的升级是因为“观测显示,黄胸鹀的全球物种减少速度大大高于此前的预期,这一点在过去11年间尤甚。”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坦言,除了农业活动和栖息地受影响等因素外,黄胸鹀物种数量大幅减少的主因是人类为了食用黄胸鹀而进行的过度捕猎。
很多追逐暴利的人会在山里田间架设鸟网,部分鸟网长达数公里,一旦黄胸鹀被鸟网挂住就难以逃脱。
被抓住后,给它们过一段(大概20天)安稳将它们“养肥”(催肥)。
然后是杀死,不过为了品相好看,往往会将它们几十只、一百多只的放到一个不透风的塑料袋里,活活闷死。
这种做法以前只限于中国南方的一小部分地区,但现在变得更加普遍和流行。
尽管年中国政府禁止了黄胸鹀买卖,但仍有数额巨大的交易在私下进行。
市场价格近年不断攀升
资料图
据悉,黄胸鹀最贵的时候,收鸟的人要花21元才能收到一只,“一张鸟网的价格也就15元钱,捕到一只黄胸鹀几乎就能回本了。从收购到卖到南方,一只黄胸鹀的价格要翻3倍。”
随着黄胸鹀保护级别的上升,一盘黄胸鹀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在广东一些餐厅,只有熟客才能吃到。
一位广州护鸟志愿者告诉记者,黄胸鹀在广州市场上的价格近几年不断攀升,此前一些餐厅甚至会公然叫卖。后来经过几次打击行动,很少有餐厅敢把黄胸鹀写在菜单上,而是改头换面。
“黄胸鹀又被叫作禾花雀,一些餐厅就在菜单上用‘荷叶’指代它们,一般一只可以卖到60多元钱,一盘大概12只。所以你看到一道以‘荷叶’为主题的菜要价多元,就可以判定卖的是黄胸鹀了。”
民间流传的“天上人参”
资料图
民间流传着黄胸鹀是“天上人参”,能壮筋骨、通经络、壮阳补肾,冬季进食能“大补”,这也使它们面临着灭种的危险。
多名熟悉黄胸鹀的鸟类专家表示:
“从清代开始,广东的文献中就有将禾花雀作为食物的记录。但以前人们捕食的数量不大,直到上世纪90年代,食用禾花雀一度成风,很快广东本地的禾花雀就供不应求了。”
据公开资料显示,从年到年,仅媒体报道的查获捕杀禾花雀的案例就有28宗。最多时,广州和韶关查获的数量达到10万多只。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告诉记者,所谓的“天上人参”,只是传说而已,没有任何科学依据。黄胸鹀的营养价值与鹌鹑、鸽子差不多。
该教授继续表示: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黄胸鹀属于候鸟,可能和不同地域的鸟类接触,捕捉、宰杀、食用这类飞鸟,增加了感染不明病毒的风险。此外,黄胸鹀体内的一些寄生虫在烹煮不彻底的情况下可能进入人类体内。
最后,这类野鸟都是通过非法手段捕获的,其捕获手段不排除使用毒饵,此前曾有人类食用用毒饵捕获的野鸟后中毒的案例。
食用来历不明的野鸟,徒增食品安全风险,不可取。
那些被人类“迫害”到濒临灭绝的动物
穿山甲
穿山甲,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广西等地,由于穿山甲鳞片具有药用价值,一直以来遭到大肆捕杀,现已濒临灭绝。
海南长臂猿
海南长臂猿,仅生存在海南霸王岭原始热带雨林中,由于捕杀和生态破坏等因素,一度濒临灭绝。
普氏野马
普氏野马,是世界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马,目前全球仅存一千多匹。由于过度猎捕、畜牧业迅速发展等人类活动对其栖息地的破坏,普氏野马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并濒临灭绝。
苏眉鱼
苏眉鱼,中文学名为波纹唇鱼,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海诸岛及台湾附近海域。由于其肉质鲜美而遭到过度捕捞,短短几年时间,野生苏眉鱼已成濒临绝种。世界自然基金会将其列为10种濒临灭绝的生物。
而这些,还仅仅是冰山一角……
在物种资源丰富的长江,曾有“千斤腊子(中华鲟)万斤象(白鲟)、黄排(胭脂鱼)大了不像样”的说法。
中华鲟
现如今,白鲟已经多年难觅踪迹,白鳍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以中华鲟、江豚为代表的长江旗舰物种,受环境污染、滥捕滥捞、航运发展等因素影响,种群数量正逐年大幅度减少,濒临灭绝。
据法新社报道,年出炉的世界第一份野生动物评估报告称,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大约种野生哺乳动物,因为人类对“野味”的喜爱,正逐渐濒临灭绝。
中国是美食大国,很多食材都能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近年来,每当哪个国家出现物种入侵危机,诸如美国的亚洲鲤鱼、丹麦的太平洋生蚝等泛滥成灾,网上就会掀起“中国人组团去吃”的段子,甚至扬言“要将其吃到灭绝”。
虽然只是网络段子,却也能说明中国“吃货”的战斗力。但是,会吃并不意味着任何物种都是可以食用的。
保护野生动物,已成为全人类的使命和责任,这不仅仅需要法律的支持,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
拒绝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让它们回归于自然,便是我们对它们最好的保护。
更多热文
立即停止飞行器的临边抵边活动!外交部回应印无人飞行器侵入中方领空
又有老人被骗!这些倒卖个人信息的内鬼,其实就在你身边……
价值近3万!武汉市民盗挖高校32株月季和牡丹被刑拘
编辑:卜胜男责任编辑:肖潇
来源:央视网综合本台视频、中国新闻网、新财迷
治白癫疯最好的办法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pengpeidong.com/zysl/4213.html